在2016年南海仲裁事件激起的中美海军对峙逐渐平息后,几乎所有观察者都达成了一种共识:在中美两国军事实力此起彼伏的背景下,美国在处理涉华事务时需要更加谨慎审慎。即便是在拜登政府时期,中美外交关系经历了数次波动的“过山车”,但两国军方在应对海空遭遇事件时,依旧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和平与克制,没有出现“擦枪走火”的激烈冲突。
然而,随着特朗普再次上台,这种和平的常态似乎面临挑战。与过去数十年相比,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不再坚持以往的“战略模糊”,还向其盟友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明确表态,仿佛特朗普真的准备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
特朗普政府对日本和澳大利亚施加了压力,要求其在台海问题上做出清晰的立场。根据英国路透社在7月13日的报道,特朗普政府特别要求这两个国家承诺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中会承担何种“角色”。这是近几十年来首次将台海冲突置于与盟友讨论的“实际设想”中,并提前要求其表态,显示出对台海局势的高度重视,仿佛在美国眼中,台海问题已经无关“和与战”,而是转向了“如何战”的严峻现实。
然而,美国未曾预料到的是,日本与澳大利亚对此的反应颇为含蓄。7月13日,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明确表示,澳方不会在任何冲突发生之前承诺出兵,直接打破了美国的美梦。与此同时,日本防卫省的态度也很相似,他们表示无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台海冲突提出具体承诺,这实际上是对美国提出的“大前提”的有力否定。
那么,为什么日本和澳大利亚会做出这样的回应?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此时的中日、中澳关系正处于一个罕见的“回暖期”,双方在贸易、经济和外交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因此,日澳两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话题上选择保持沉默,避免冒犯中国,以最大限度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
更重要的是,美国所施加的压力并没有反映出其自身的立场,也未明确表示美军会在“台海有事”的情况下介入。这意味着,如果日本和澳大利亚盲目做出回应,可能会将自己置于美国的操控之下,成为干预台海问题的“炮灰与木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国未对出兵台海作出明确肯定的表态,但他们也没有完全否认这一可能性。这说明日本和澳大利亚对于美国的态度存在顾虑,因此在这一“是或否”的问题上,他们选择了模糊的“或”的立场。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这一信号极为危险,意味着美国将台海视为未来中美对抗的“潜在战场”,而有意图在区域内建立军事联盟,以干预中国的国家统一进程。这对中国实现统一所需的军事及经济布局,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与要求。
红腾网配资-红腾网配资官网-配资平台开户-股票配资广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